“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”——陳喬年 一九二八年
在安徽合肥,有一條延喬路,全長1.2公里,其所在道路片區很少用人名做道路名稱,多以安慶地區命名。陳延年、陳喬年二人來自安慶懷寧,之所以取“延喬”正是為了紀念兩位愛國烈士。延喬路旁是集賢路,集賢路引用安慶市集賢關之名,陳獨秀安葬之地。而繁華大道取用于“繁花錦繡,方興未艾”。所以,延喬路短,集賢路長,他們沒能匯合,卻都通向了繁華大道!
陳獨秀的兒子陳延年和陳喬年,兩位都犧牲在了少年時,陳延年同志一生致力救國,舍小家顧大家,自行創立了“六不”準則,1927年7月4日在上海被捕,就義時寧死不跪,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,享年29歲。去時少年身,歸來英雄魂,至死未見錦繡河山,卻依然目光堅定,無悔所擇之路。慷慨赴死時,他轉過身的那個笑容,仿佛在囑托后人:“我先走了,待革命勝利那天,記得告訴我。” 喬年在得知哥哥犧牲后,大哭大病了一場,而后申請調到哥哥的位置上,在第二年他也死在了和哥哥同樣的刑場上,露出了同樣的笑容。“以己之壽,延國之年”,他們父子三人最后終于站在了同一戰壕上拯救這個國家。“死去元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”犧牲的時候,龍華的桃花也在祭奠他們的年華隕落,飄零在他們身上……
無數英烈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,仿若當年的《新青年》一般,喚醒了倉促忙碌于時代建設中的現代人,心底沉睡的那份愛國情懷。在建黨百年之際,很多人去延喬路獻花拜祭,那里不知不覺被一片花海淹沒。萬花叢中一張報紙格外醒目,整版篇幅大字標題為:《中共自信豪邁迎來百年華延》。看完我淚珠涌動,是啊,送報紙的人也想讓延年喬年看看,你們付諸生命保護的黨,如今已經百歲生辰了,這五星耀華夏的盛世,你們看到了嗎?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說道:“中國人民決不允許外來勢力欺負、壓迫、奴役我們,誰妄想這樣干,必將在14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鋼鐵長城面前,碰的頭破血流!”一字一血,句句鏗鏘,苦盡甘來的那一天,山河星月都做賀禮。你們聽到了嗎?
“壯別人生方廿九,青春何故不延年”血水里開出的花,凋零在最美好的年紀,今天我們才能感受幸福生活、繁華盛世。延喬路只不過是一條普通的城市道路,或許無法更多承載人們追緬革命先烈的功能訴求,這背后卻蘊含著對于精神之火的一種傳遞、對于紅色基因的一種賡續。從這里出發,我們或許能找到弘揚主旋律、傳遞正能量的更好路徑,促動更多的人崇尚英雄、學習英雄、爭做英雄。每一次向歷史的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點名,精神的整隊!
豈曰無名,河山即名!緬懷先烈、寄托哀思的時候,別忘了給他們帶去最后的捷報,講講后來的巨變。
“家祭無忘告乃翁”